來源:大眾健康之窗 時間:2012-05-08 09:10:16 熱度:8466
新聞背景: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學生集體打吊瓶一事,近日引起熱議。孝感一中回應稱,學生打的是補充能量的氨基酸,而湖北省教育廳對此事十分重視,已介入調查。
王極盛:教授,中國著名心理學家、高考狀元研究第一人、博士生導師、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、被媒體廣泛關注的高考問題、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研究專家。
于常海:教授,教育部和衛生部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、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。
胡小琪:研究員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、學生營養室副主任。
王效道: 心理學會第三屆醫學心理學專業分會委員、中國社會心理學學會一、二屆理事、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一、二屆常務理事和組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、北京醫科大學心理教研室教授、我國著名心理學家、《醫學心理學》、《心理衛生》主編。
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營養科主任王建博士介紹,健康人隨意注射氨基酸,可能造成蛋白質攝入過多,絕對有害無益。
中考、高考即將來臨,個別不法企業利用報紙、網絡等虛假夸大宣傳,宣傳產品具有補腦、提高智商等功能,誤導消費者;有些家長為了考生能夠取得好成績,盲目選購使用保健食品,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,也給不法企業非法謀利提供可乘之機。
北京大學醫學部林曉明教授認為:營養均衡更重要
北京中醫藥大學高學敏教授認為:盲目進補不科學
研究人員表示,喝水有助于鎮定神經,如果考試時口渴,則容易分神。
北京市營養學會婦幼與學生營養分會秘書長李永進看來,DHA、EPA等成分的確是機體的重要成分,但是指望補充DHA、EPA等提高學習成績而忽視均衡的飲食,顯然是錯誤的。
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應用推廣工作委員會會長、中醫主任醫師尹志超表示,所謂“補腦”是一個很大的概念,卻也是一個很虛的概念,因此國家在批準保健食品功能時也并不存在“補腦”這一項目。
在緊張的備考期間,很多學生會出現思維遲鈍,甚至出現打瞌睡的現象,于是有人選擇咖啡來提神。對此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指出,孩子為什么會犯困,還是因為睡眠不足,特別是臨近考試這兩三個月,孩子基本上可能早上六點左右起床,到晚上11點左右才能睡覺。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兩天短時間內還可以,長時間孩子肯定會感覺疲倦,這個時候如果真想提高效率還是讓孩子休息好。特別是臨考前,要讓孩子有一個充足的睡眠。
(圖片來自互聯網 責任編輯:秋彤)
2021-01-15
2019-08-06
2016-12-26
2016-04-01
2015-09-02
2015-07-27